Use case 架構介紹
Aralia Use Case:SDGs 包容性成長
Aralia Use Case:公共工程標案管理與風險預警系統
Aralia Use Case:高麗菜產銷失衡分析
🎯 1. 命題與背景(Problem Statement & Survey)
- 問題主題:公共工程標案管理與風險預警
- 背景說明:
- 政府採購金額龐大(每年 8,000 億元,佔台灣土木工程近 40%)
- 但招標決標資訊分散、查核資源有限,導致「選案缺乏一致性」與「資訊不對稱」
- 中小企業投標資訊劣勢,常淪為價格戰
- 利害關係人:
- 政府採購單位:希望有效篩選廠商,降低爛尾風險
- 投標廠商:需要更公平透明的競爭資訊
- 提問範例:
- 哪些廠商過去履約品質較差?
- 某工程標案是否具有潛在風險?
📊 2. 數據來源(Data Sources)
-
主要來源:
- 土木星球:
- 政府採購網:招標、決標、履約、查核紀錄
- 公共工程委員會:查核原則、施工查核資料
- 職災數據星球:重大職災紀錄
- 財務星球:資產負債表、現金流量表
| 數據名稱 |
出處 |
描述 |
備註 |
| 決標資料 |
土木 私有星球 |
公共工程標案決標結果相關資料,包含招標、決標、日期、金額等 |
|
| 工程履歷 |
土木 私有星球 |
廠商名稱、承攬履歷、金額、數量 |
|
| 職安紀錄 |
土木 私有星球 |
廠商名稱、日期、災害類型、受傷害人數、業主、工程名稱 |
|
| XBRL |
財務星球 |
上市公司季度與年度資產負債表 |
|
-
資料型態:
- 結構化表格(案號、廠商名稱、決標金額…)
- 評等與履約紀錄(工程綜合評等績效)
-
前處理:
- 整合不同來源欄位
- 標準化廠商名稱
- 缺值補齊與格式一致化
🛠️ 3. Aralia DEMO
-
操作流程:
- 匯入政府採購資料 → 建立「土木 私有星球」
- 建立視覺化圖表:標案數量趨勢、決標金額分布
- 儲存地標:標案風險監測 Dashboard
-
範例圖表:


-
地標預覽:資料更新後,圖表同步刷新
📈 4. 分析結果與洞見(Insights)
- 結果簡述:
- 某些廠商過去五年內多次延遲或發生職災
- 投標金額異常偏低與履約延宕有高度相關
- 洞察發現:
- 廠商管理能力可用「職災紀錄」與「履約績效」量化
- 工程綜合評等績效能更精準反映供應商風險
- 附圖:工程評等績效比較圖

- 建議行動:
- 政府端可將風險指標納入投標評分
- 廠商可自評競爭優劣勢,調整投標策略
🧠 5. AGENT 功能展示(LLM Agent Demo)
-
使用者問題範例:

-
Agent 回應範例:
- 自然語言 → 自動查詢數據星球 → 回覆表格與說明
- 提供決策依據,例如「廠商 A 履約延宕率 45%,屬高風險」
🔧 6. AGENT 建置教學(Technical Walkthrough)
- 步驟:
- 建立 Data Planet(標案採購與履約數據,目前為私有星球,資校須自備)
- 串接 OpenRAG™ 框架
- 建立查核專用 AI Agent
- f在前端整合 Chat Widget,支援自然語言查詢
- 流程圖:
- Data Planet → OpenRAG → Agent → 使用者問答
- 常見錯誤:
- 廠商名稱不一致 → 建立別名對照表
- 資料更新延遲 → 設排程自動刷新
🧾 7. 結語與延伸應用(Conclusion & Next Steps)
- 延伸應用:
- 地方縣市政府採購
- 交通、營建領域的其他標案分析
- 民間工程與大型建設風險評估
- 鼓勵用戶:
- Call to Action (CTA):